一、心正說明:這是一篇非常好的古文,記述了一位精工巧匠,在不到一寸的核桃上刻了5個(gè)人,還各具神態(tài),令人驚嘆!由此可見:古人的刻苦學(xué)習(xí)精神值得贊美和效仿!現(xiàn)在的網(wǎng)絡(luò)游戲害了數(shù)百萬青少年,整天沉迷于游戲,將來能干什么?除了把糧食變成大糞之外,沒有什么貢獻(xiàn),與廢物何異?
二、原文
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(yuǎn),能以徑寸之木,為宮室、器皿、人物,以至鳥獸、木石,罔不因勢象形,各具情態(tài)。嘗貽余核舟一,蓋大蘇泛赤壁云。
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,高可二黍許。中軒敞者為艙,箬篷覆之。旁開小窗,左右各四,共八扇。啟窗而觀,雕欄相望焉。閉之,則右刻“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”,左刻“清風(fēng)徐來,水波不興”,石青糝之。
船頭坐三人,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,佛印居右,魯直居左。蘇、黃共閱一手卷。東坡右手執(zhí)卷端,左手撫魯直背。魯直左手執(zhí)卷末,右手指卷,如有所語。東坡現(xiàn)右足,魯直現(xiàn)左足,各微側(cè),其兩膝相比者,各隱卷底衣褶中。佛印絕類彌勒,袒胸露乳,矯首昂視,神情與蘇、黃不屬。臥右膝,詘右臂支船,而豎其左膝,左臂掛念珠倚之——珠可歷歷數(shù)也。
舟尾橫臥一楫。楫左右舟子各一人。居右者椎髻仰面,左手倚一衡木,右手攀右趾,若嘯呼狀。居左者右手執(zhí)蒲葵扇,左手撫爐,爐上有壺,其人視端容寂,若聽茶聲然。
其船背稍夷,則題名其上,文曰“天啟壬戌秋日,虞山王毅叔遠(yuǎn)甫刻”,細(xì)若蚊足,鉤畫了了,其色墨。又用篆章一,文曰“初平山人”,其色丹。
通計(jì)一舟,為人五;為窗八;為箬篷,為楫,為爐,為壺,為手卷,為念珠各一;對聯(lián)、題名并篆文,為字共三十有四。而計(jì)其長,曾不盈寸。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。嘻,技亦靈怪矣哉!
三、譯文
明朝(有一個(gè))有特殊技藝(技藝精巧)的人名字叫王叔遠(yuǎn)。(他)能用直徑一寸的木頭,雕刻出宮殿、器具、人物,還有飛鳥、走獸、樹木、石頭,全部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,各有各的神情姿態(tài)。(他)曾經(jīng)送給我一個(gè)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,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(的情形)。
船頭到船尾大約長八分多一點(diǎn),大約有兩個(gè)黃米粒那么高。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,用箬竹葉做的船篷覆蓋著它。旁邊有小窗,左右各四扇,一共八扇。打開窗戶來看,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。關(guān)上窗戶,右邊刻著,“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”,左邊刻著,“清風(fēng)徐來,水波不興”,用石青涂在字的凹處。
船頭坐著三個(gè)人,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,胡須濃密的人是蘇東坡(蘇軾),佛?。ㄌK軾的好友)位于右邊,魯直(黃庭堅(jiān))位于左邊。蘇東坡,黃庭堅(jiān)共同看著一幅書畫長卷。蘇東坡右手拿著卷的右端,左手輕按在魯直的背上。魯直左手拿著卷的左端,右手指著手卷,好像在說些什么。蘇東坡露出右腳,魯直露出左腳,身子都)略微側(cè)斜,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,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,袒著胸脯,露出乳頭,抬頭仰望,神情和蘇東坡、魯直不相類似。佛印臥倒右膝,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,豎著他的左膝,靠在左膝上,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?cái)?shù)出來。
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。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名撐船的人。位于右邊的撐船者梳著椎形發(fā)髻,仰著臉,左手倚著一根橫木上,右手扳著右腳趾頭,好像在大聲呼喊的樣子。在左邊的人右手拿著一把蒲葵扇,左手輕按著火爐,爐上有一把水壺,那個(gè)人的眼光正視著(茶爐),神色平靜,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。
船的背面較平,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,文字是:“天啟壬戌秋日,虞山王毅叔遠(yuǎn)甫刻”,筆畫像蚊子的腳一樣細(xì)小,筆畫清清楚楚,它的顏色是黑的。還刻著一枚篆書圖章,文字是:“初平山人”,它的顏色是紅的。
總計(jì)一條船,刻了五個(gè)人,八扇窗戶,箬竹葉做的船篷,做的船槳,做的爐子,做的茶壺,做的手卷,做的念珠各一件;對聯(lián)、題名和篆文,刻的字共計(jì)三十四個(gè)。可是計(jì)算它的長度,不滿一寸。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。哈哈!技藝也真是神奇??!
四、注釋
(1)奇:奇特。 (2)曰:叫。 (3)以:用。 (4)徑:直徑。 (5)之:的。 (6)為:做,這里指雕刻。
(7)罔:無,沒有。 (8)因:依據(jù)。 (9)勢:樣子。 (10)象:模似,仿照。 (11)具:具有。(12)情:神情。
(13)各:各自。(14)態(tài):姿態(tài)。(15)嘗:曾經(jīng)。(16)貽:贈。(17)余:我。(18)蓋:大概,原來是。(19)泛:泛舟。
(20)云:句尾語氣詞,無意。(21)約:大約。
(22)有奇(jī):有,念yòu,放在整數(shù)與零數(shù)之間,意思同“又”。奇,零數(shù)。
(23)黍:又叫黍子,去皮后叫黃米。(24)可:大約。(25)許:上下。(26)軒:高。(27)敞:寬敞。(28)為:是。
(29)箬篷: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。名詞作狀語,用箬篷。(30)覆:覆蓋。(31)之:代詞,代指“船艙”。(32)開:開設(shè)。
(33)啟:打開。(34)而:表修飾。(35)相望:左右相對。(36)焉:語氣詞。(37)之:代窗。(38)則:就。
(39)徐:緩緩地。(40)石青:一種礦物質(zhì)的藍(lán)色顏料,這里譯為用石青。(41)糝:涂染,名作動。
(42)峨冠:戴著高高的帽子。(43)而:表并列,并且。(44)髯:兩腮的胡須。這里泛指胡須。(45)居:位于。
(46)為:是。(47)閱:閱讀,看。(48)執(zhí)卷端:拿著畫卷的右端。執(zhí):拿著。卷端:畫卷的右端。(49)撫:輕按。
(50)卷末:畫卷的左端。(51)如:好像(52)語:說話。(53)現(xiàn):露出。(54)側(cè):側(cè)轉(zhuǎn)。(55)其:他們的。
(56)比:靠近。(57)絕:極,非常。(58)類:像。(59)矯:舉。(60)屬(zhǔ):相類似。(61)詘:同”屈”,彎曲。
(62)而:表并列,并且。(63)倚:倚靠。(64)之:代左腳。(65)可:可以。(66)歷歷:分明可數(shù)的樣子。
(67)楫:船槳。(68)舟子:撐船的人。(69)狀:的樣子。(70)其:那。
(71)椎髻:梳著椎形發(fā)髻,名作動詞。髻,在腦上或腦后挽束起來。(72)衡:通“橫”,與縱相對。(73)攀:扳。
(74)若:好像。(75)視:目光。(76)端:正。(77)容:神情。(78)寂:平靜(79)若:好像。(80)然:的樣子。
(81)其:那。(82)夷:平(83)題:題寫。(84)其:船的背面,船底。(85)曰:刻。(86)甫:同“父”,古代男子的美稱。
(87)鉤畫:筆畫。(88)了了:清楚明白。(89)其:代字。(90)墨:黑。(91)用:刻著。(92)篆章:篆字圖章。
(93)丹:朱紅色。(94)通:總。(95)為:刻。(96)并:和。(97)有:同“又”,連接零數(shù)和整數(shù)。(98)而:表轉(zhuǎn)折。
(99)計(jì):計(jì)算。(100)曾:尚,還。(讀“zēng”,見古文字典)(101)盈:滿。(102)簡:通“揀”,挑選。
(103)修狹:長而窄。(104)為:做,這里指雕刻。(105)之:代“核舟”。(106)以徑寸之木:直徑一寸的木頭。
(107)罔不因勢象形,各具情態(tài):無不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,各有各的情態(tài)。
(108)技亦靈怪矣哉:技藝也真奇妙??!矣哉:表示驚嘆的語氣詞,相當(dāng)于“了啊”。
(109)蓋大蘇泛赤壁云:刻的應(yīng)當(dāng)是蘇軾游赤壁的情景。大蘇,蘇軾。人們稱他和他的弟弟為“大蘇”、“小蘇”。泛,泛舟,坐著船在水上游覽。蘇軾曾游赤壁,寫過《赤壁賦》、《后赤壁賦》等作品。
五、拼音